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全国重点大学、军队重点建设院校、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高校,是“红色军医精神”(根脉可追溯至1931年建立的我军第一所军医学?!泄づ┖炀窖#┑幕颊吆痛姓?,也是“白求恩精神”的发源地。大学于2017年以第三军医大学为基础重建,纳入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西部战区陆军综合训练基地军医训练大队、解放军第八医院、解放军第二六〇医院、解放军第三二四医院,形成重庆、河北石家庄、新疆呼图壁、西藏日喀则四地部署格局,对外可称“第三军医大学”。大学占地9079亩,编设基础医学院、军事预防医学系、药学与检验医学系、生物医学工程与影像医学系、高原军事医学系、全科医学系、医学心理系、护理系、陆军卫勤训练基地、研究生院、外训大队、士官学校、边防卫勤训练大队,辖有第一附属医院(对外称“西南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对外称“新桥医院”)、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对外称“大坪医院”)、士官学校附属医院、陆军第九五三医院、陆军第九五八医院。
学校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技术三级以上专家25人,“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10余人次,23人入选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13个团队入选国家教育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团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全国重点大学、军队重点建设院校、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高校,是“红色军医精神”(根脉可追溯至1931年建立的我军第一所军医学?!泄づ┖炀窖#┑幕颊吆痛姓?,也是“白求恩精神”的发源地。大学于2017年以第三军医大学为基础重建,对外可称“第三军医大学”。
大学是医学类高等教育院校,占地面积9079亩,本部驻地重庆,是全军培训层次最多、培训体系最全的院校之一,在全国医学院校中始终位于第一方阵??枇俅惨窖?、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公共事业管理等11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专业学位类别7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重点培育学科4个,军队“双重”建设学科专业领域3个,重庆市“一流学科”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各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军队后勤科研实验室1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8个学科领域进入国际ESI前1%。
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技术三级以上专家25人,“国家杰青”“长江学者”“万人计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10余人次,23人入选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13个团队入选国家教育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团队?;竦昧艘?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标志的2000多项科技奖励。附属医院长期位居全国百强行列,烧伤、战创伤、肝胆、骨科、心血管、呼吸、感染、眼科、神经等学科临床救治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在微创外科、精准医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肿瘤生物治疗、辅助生殖、基因诊治、医疗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特色前沿技术。
在80余年办学实践中,大学始终坚持姓军为战办学方向,形成了鲜明的军事医学办学特色和优势,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历史性贡献。大力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军医,先后为部队输送高素质军事医学人才20万名,成长出18位院士、160余位技术三级以上专家和100余位将军,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军学习成才标兵、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个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陆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国际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等英模典型?!按唇ㄏ执乱窖аЭ铺逑?,培养新型军事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Matlab创新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金奖等国内外学科竞赛最高奖?;竦萌だ碜ㄒ当究屏俅不だ砑寄艽笕谝幻?、全国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第一名、全军首届勇士杯军事技能竞赛野战救护第一名。连续3年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十佳论文,并作大会报告。入选全国百篇优博论文9篇、全军优博优硕论文104篇、重庆市优博优硕论文209篇。
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印中越自卫反击战等,忠实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建有全军“卫勤综合训练基地”“战创伤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和“卫生列车训练基地”等实战化训练平台,多次代表我军赴国外执行联合演练、国际救援、医疗服务等重大任务。作为我军战略卫勤力量和国家应急救援骨干力量,在抗击非典、抗击埃博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汶川玉树尼泊尔抗震救灾等数十次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了突击队和主力军作用,两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此外,先后5次组建女兵方队参加首都阅兵等重大活动。
(一)招生对象
2021年,陆军军医大学招收生长军官学员和无军籍地方本科生。
生长军官学员:招生对象为在提前批录取院校中报考我校的普通高中应届和往届毕业生。在入学后3个月内经复查复审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入伍手续,家属享受军属待遇。在校期间享受军队院校供给制学员待遇,免交学杂费和住宿费,统一着军装,每月发放伙食费和津贴。学习期满,完成培养方案规定课程,综合考核合格,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符合授位条件者,授予相应学士学位。八年制(本硕博连读)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符合博士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博士毕业证书,授予博士学位。毕业后按规定办理提干手续(八年制学员在第五学年结束时办理提干手续),分配到军队工作。五年制和四年制毕业学员可按规定报考硕士研究生,特别优秀的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无军籍地方本科生:是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经中央军委和教育部批准招收的地方本科生。招生对象为在本科第一批录取院校中报考我校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学生在校期间无军籍,不享受军人学员相关待遇,招收、培养等按照国家和军队有关规定执行。毕业后不入伍,面向社会自主就业,也可按相关规定报考军队文职人员。无军籍地方本科生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者,颁发陆军军医大学普通本科学历证书;符合学位授予规定者,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八年制(本硕博连读)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符合博士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博士毕业证书,授予博士学位。学历、学位证书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和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上进行认证。
(二)报考条件
1.年龄要求
生长军官学员:未婚,考生年龄不低于17周岁、不超过20周岁(截至2021年8月31日)。
无军籍地方本科生: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
2.政治要求
生长军官学员:参加各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下同)招生工作办公室组织的政治考核、面试,且结论为合格。
无军籍地方本科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
3.身心素质
生长军官学员:参加各省军区招生工作办公室组织的体格检查,身体和心理健康,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军后卫〔2016〕305号),且结论为医疗专业合格。
无军籍地方本科生:体检标准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根据该指导意见,除其中列举的患有学??梢圆挥杪既〉募膊⊥?,医学专业对色盲、色弱及其他各类不能准确识别颜色者不予录取。有下列情况者不宜就读医学类专业: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斜视、嗅觉迟钝、口吃;对化学物品有过敏反应。此外,考生还应身心健康,无严重急慢性疾病,无传染病,五官端正,面部及身体各部位无明显缺陷。
4.外语要求
报考生长军官学员仅限英语考生,无军籍地方本科生入校后外语教学为英语。
(三)招生办法
考生须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成绩达到所在?。ê灾吻?、直辖市,下同)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按照各省相关规定执行),报考生长军官学员考生经参加省军区组织的政治考核、体格检查和面试合格(报考无军籍地方本科生不参加政治考核、体格检查和面试),按招生计划,在投档考生范围内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一)生长军官学员
1.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培养在军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级临床医师。毕业学员授予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2.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在军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临床医师。毕业学员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3.预防医学专业八年制,培养在军队从事公共卫生与卫生防疫工作的高级防疫医师和教学科研人员。毕业学员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4.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四年制,培养在军队从事医学检验工作的医学检验技师。毕业学员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5.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四年制,培养在军队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和卫勤指挥工作的管理军官。毕业学员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无军籍地方本科生
1.基础医学专业八年制,培养在高?;蚩蒲谢沟鹊ノ淮邮禄∫窖Ы萄Э蒲泄ぷ鞯囊窖Ц呒蹲湃瞬?。毕业生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2.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培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级临床医师。毕业生授予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3.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临床医师。毕业生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4.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预防工作的口腔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5.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工作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6.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四年制,培养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医学影像技术的临床、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的医学影像技术专门人才。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7.药学专业四年制,培养从事临床药学、药物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的药学专门人才。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8.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四年制,培养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一)创新教育
坚持创新教育理念,把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培养能力有机结合,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本科创新教育体系。教学方法普遍采用小班教学、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文献导读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模拟训练、翻转课堂、慕课教学。以学生兴趣为牵引,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大力开展学科论坛、精品研讨、科研训练、临床志愿者等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本科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
(二)联合培养
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科研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医学与理工学科交叉融合,八年制专业实施与综合性大学联合培养模式。
(三)英才班
以著名烧伤医学科学家、我校黎鳌院士命名,设立“黎鳌科技英才班”,建立拔尖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发现和培养一批立志投身医学研究、具备创新潜质的优秀科技人才,授予荣誉学士学位。
(四)出国交流
每年选拔优秀本科生,全额资助出国访问世界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参加课程学习、参与实验研究、开展临床见学,不断拓宽学员全球视野。
(五)奖学金
设立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本科生实施奖励,奖学金覆盖范围和金额均居全国高校前列。无军籍地方本科生同时享受国家奖助学金体系。
本章源自官网,数据更新截至2021年6月,最新信息请以官网为准。
学校军事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形成了以战创伤医学、高原军事医学、军事预防医学等为代表的军事医学学科体系,拥有“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武器杀伤生物效应评估中心、亚洲较大的高原环境模拟低压舱群,还成功研制我国首列卫生列车、我军所有型号装甲救护车和系列战伤急救器材,获得了以7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标志的2000多项科技奖励。
学校前身
第六军医大学
1946年,创建松江军区医学院;
1947年,创建合江地区卫生学校;
1949年,松江军区医学院、合江地区卫生学校合并,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卫生学校;
1949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
1949年,南昌医学院(可追溯至中正医学院)、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合并,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医学院。
1950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医学院;
1951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学院;
1952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医大学。
第七军医大学
1941年,建立太岳军区卫生部卫生教导队;
1944年,更名太岳军区卫生部看护训练班;
1946年,更名晋冀鲁豫军区太岳卫生学校;
1948年,更名中原军区四纵队卫生学校;
1948年,中原军区四纵队卫生学校、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中留开封部分)合并组建中原大学(医学院);
1949年,中原大学(医学院)分出,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
1950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卫生部医科大学;
1951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医学院;
1951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学院;
1952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军医大学。
合并至今
1954年,第六军医大学并入第七军医大学。
1965年,野战外科研究所并入。
1969年,迁往上海,1975年迁回重庆。
1975年,第七军医大学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9年,解放军成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成为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
2004年,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原解放军成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部分)分出,移交地方建立成都医学院。
2013年5月,入选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2017年6月10日0时,第三军医大学划归陆军建制领导管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年5月,陆军军医大学与西南大学签署军民融合医学发展合作协议。
2020年1月24日晚,医疗队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杭?。除夕夜,由陆军军医大学抽调精干医务人员,组建的150人医疗队连夜从重庆出发,飞赴武汉支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2020年5月12日,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1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